东方涉外律师网
中文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贸易 >> 典型案例
CIF贸易术语货物风险转移风险从装运港船舷开始转移
[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631 发布时间:2013-05-30 16:48:28 ]
案情简介: 

2005年2月10日,中国某粮食出口公司电告日本某商贸公司,欲以CIF条件向日本出口一批丝绸,总价款为50万美元,用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支付价款。2月16日收到日本商贸公司复电,同意购买,但要求降低到48万美元,中国出口公司于2月19日电告对方同意其要求,日本商贸公司2月20日收到此电报,随后,出口公司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3月10日承运船舶在公海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出口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3月15日货物运至东京港,但日本商贸公司拒绝接受货物,并向中国出口公司提出索赔,双方诉至上海某法院。请回答: 

(1)双方的合同争议是否可以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解决? 

(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合同于何时成立?为什么? 

(3)该批粮食的运输保险应由哪一方当事人办理?保险费由哪一方负担? 

(4)根据CIF交货条件,货物的风险在何时由卖方转移给卖方? 

(5)货物在海上受到损毁,日本商贸公司能否要求中国出口公司给予赔偿? 

(6)谁是信用证的受益人? 

要点评析: 

(1)由于日本不是《公约》的签字国,双方的争议不适用于《公约》来解决; 

(2)双方合同应该于我方2月16日同意对方购买接受对方条件时候成立,因为对方的还盘我方接受。 

(3)因为采用的CIF贸易术语,所以应该由我方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4)CIF贸易术语货物风险转移风险从装运港船舷开始转移。 

(5)由于货物的风险已经发生转移,所以日方不能要求我方赔偿。

(6)我方作为出口商是该信用证的受益人。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异地托收的信用证支付影响
下一篇:  信用证每个月不能分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 东方涉外律师网 (C) Copyright 2008 Exla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966号 客服电话:+86 21 135 8597 7056 客服邮箱:kingward.ga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