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涉外律师网
中文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贸易 >> 典型案例
CIP比CIF更有利于内陆出口业务在当地交单结汇
[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261 发布时间:2013-05-30 14:29:38 ]
案情简介: 

2000年5月,美国某贸易公司(以下简称进口方)与我国江西某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出口方)签订合同购买一批日用瓷具,价格条件为CIF LOS-ANGELES,支付条件为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出口方需要提供己装船提单等有效单证。出口方随后与宁波某运输公司(以下简称承运人)签订运输合同。8月初出口方将货物备妥,装上承运人派来的货车。 

途中由于驾驶员的过失发生了车祸,耽误了时间,错过了信用证规定的装船日期。得到发生车祸的通知后,我出口方即刻与进口方洽商要求将信用证的有效期和装船期延展半个月,并本着诚信原则告知进口方两箱瓷具可能受损。美国进口方回电称同意延期,但要求货价应降5%。 

我出口方回电据理力争,同意受震荡的两箱瓷具降价1%,但认为其余货物并未损坏,不能降价。但进口方坚持要求全部降价。最终我出口方还是做出让步,受震荡的两箱降价2.5%,其余降价1.5%,为此受到货价、利息等有关损失共计达15万美元。
要点评析: 

本案例充分表明了CIF术语在应用于内陆地区出口业务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风险转移严重滞后于货物实际控制权的转移,对运输单据规定的限制致使内陆出口方无法在当地交单,内陆地区使用CIF术语还有一笔额外的运输成本,对于更多采用陆海联运或陆路出口的内陆地区来说,CIP比CIF更合适。 

从适用的运输方式看,CIP比CIF更灵活,更适合内陆地区出口。

从出口方责任看,使用CIP术语时,出口方风险与货物的实际控制权同步转移,责任可以及早减轻。 

从使用的运输单据看,使用CIP术语有利于内陆出口业务在当地交单结汇。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下的分批运输
下一篇: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国际运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 东方涉外律师网 (C) Copyright 2008 Exla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966号 客服电话:+86 21 135 8597 7056 客服邮箱:kingward.ga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