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涉外律师网
中文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贸易 >> 典型案例
韩资撤离凸现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弊端
[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689 发布时间:2013-05-20 09:55:46 ]

来自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以及本报记者调查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仅山东省就有共206家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这种“非正常撤离”对中国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政绩为导向”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敲响了警钟。这样的政策引导下,造成了土地资源、环境污染、电力紧张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曾一度被烟台市政府视为明星企业的韩资企业——世刚纤维有限公司的30多名韩国籍高管集体逃回韩国之后,对导致韩资企业“逃逸”的原因舆论大多锁定在中国劳动力、土地和生产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上。然而,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创新不足、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适应中国当前产业升级的时代需要,才是韩资企业被迫撤离的真正原因。

  记者调查发现,更多的“韩资企业逃逸”事件正在胶州、青岛、烟台等地方发生,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市城阳区和胶州市更是“重灾区”。由于引入的韩资企业往往是规模很小,对环境的污染却很严重。在当下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上述韩资企业无法容身。一位韩国工艺品协会的人士表示:“从2008年5月份开始,一个韩资企业撤离中国的高潮即将来临。”这不仅给中方相关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无疑令基层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和地方经济发展都面临困境。

  “从四年前办厂开始,我身边的生意客户——韩资企业便接二连三地‘失踪’。” 4月16日,在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高家村电镀工业园开办“青岛康宇工艺品厂”(以下简称康宇)的生意人战元群告诉记者,他曾努力从逃逸的韩国客户手中追讨欠款,但是结果并不理想。战元群是胶州市李哥庄镇高家村本地人。2004年,高家村开始大力引进韩国企业来投资,战元群等人东挪西凑了130万元,成立了“青岛康宇工艺品厂”,专门给韩资企业做委托加工。一番努力之下,康宇的业务渐渐走上了正轨,每个月的订单额都可以达到80万元以上,甚至更多。然而,就在战元群等人欣喜的时候,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往往到了该结账的时候,韩方就告诉我们加工的产品发往国外的时候出现褪色等不合格现象,要扣加工费。一旦双方协商,时间就不可避免地拖延,直接影响到下个月的付账。”战元群说。2006年7月10日,韩国企业约定的每月结账时间,战元群带着三个月的账单去找韩资“青岛盖特工艺品公司(以下简称盖特)”的老板要账。盖特的老板当时对战元群说正在安排采购货款的钱,让他下午再来结账。战元群以为韩资企业还是比较讲究诚信的,双方一直以来都没有签订正式的合同,仅仅是口头约定。当战元群下午来到盖特的时候,韩国老板已经卷款逃跑了,“当时的欠款有9万多元,后来我找企业挽回了一些损失。”战元群说,盖特目前还欠康宇的款项有43349元。

  “韩国人总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表现得非常诚信,我也忘记与他们签订正式的合同。”战元群说,“但就是因为这样,我放松了警惕。”而一个更大的韩资客户——“青岛丰广工艺品公司”从2006年的9月份到2007年的2月份,累计欠其贷款达68万多元。目前,战元群的客户中已经有4家韩国企业“不辞而别”了。 “我对韩资企业是既爱又恨。”战元群说,不过,他仍然不得不跟韩资企业合作,毕竟还是韩资企业的订单多。而且因为地理原因,他们这个地方韩企比较集中。目前他的工厂每月会接到80万元左右的订单,其中80%以上都是来自韩资企业的,有时候他们的订单比例会更高。战元群告诉记者,他所能采取的“自救”手段就是一经发现韩资企业没有按照约定的账期结款,立即停止为对方加工产品,并将对方要求加工的产品作为抵押物品。而战元群的一个朋友只在2007年开了半年公司就遭遇了4家逃跑韩资企业的欠款。他的朋友也曾经向青岛市的“市长公开电话”反映过他们的遭遇,可是对方只记录了情况,并没有给予肯定“解决问题”的答复。目前他的这位朋友正在考虑要不要委托一个自称是“韩国黑社会老大”的人去韩国收账。“因为与韩资企业没有正式的合同,我们无法去起诉他们,即使起诉了,我看追回来的希望也并不大。”战元群感到十分无助。

  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韩国企业打算把工厂迁到山东省更为内陆的地区,或者是安徽、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甚至一部分韩国企业已经前往越南、老挝等国家去考察了。“别的地方不仅给韩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比胶州市要好很多,而且人力成本也比这里低,听说安徽、河南等地只需要支付我们这一半的工资就能雇到工人,也不用担心招不到人。”

  事实上,非法撤离的韩资企业主要集中在首饰加工、纺织和皮革生产等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民币升值、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或多或少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工人工资上涨、外企税制改革降低了对外企的优惠程度、控制污染的要求更为严格、生产资料价格高涨等因素,都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上述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成本的变化恰恰最为敏感。

  “如何面对生产成本上升所推动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如何利用外资撤离提高开放质量并推进产业升级,这不仅仅是青岛市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各省市都要面对的问题。”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晓莉认为。她在2006年的10月份,曾经向市政府提交了一份名为《提高青岛市对外招商引资质量的对策研究》的报告。袁晓莉写道,“在考核批准项目、引进资金数量的同时,逐步把社会效益、投资效益、税收贡献,特别是地方税收贡献也纳入考核内容,增加投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

  思考题:

  1、根据上述资料分析,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中方企业遭遇经济损失的原因是什么?

  3、在吸引外资中如何实现“双赢”?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中美电池337专利案
下一篇:  出口产品质量是获取信保的前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 东方涉外律师网 (C) Copyright 2008 Exla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966号 客服电话:+86 21 135 8597 7056 客服邮箱:kingward.ga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