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副部长谈中国与新、南、安、博经贸合作 |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将于14日至24日正式访问新加坡、南非、安哥拉和博茨瓦纳四国。此次访问将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四国的友好关系,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发挥重要作用。在代表团出访前,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应约向记者介绍了中国与上述四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
中新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自1990年中国和新加坡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高,成效引人瞩目。中国和新加坡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目前中国已是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新加坡也成为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中新双边贸易额从1990年的28.2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478.7亿美元,增长16倍。 2008年10月,中新两国政府签订中新自由贸易协定。自2009年1月1日协定实施以来,该协定对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双边贸易额仅下降8.8%。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后,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快发展,1月至9月双边贸易额达4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5%。新加坡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第五大目的地,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存量为48.6亿美元。截至今年9月底,新加坡累计对华实际投资额达451.9亿美元,是中国第七大外资来源地。中新两国旗舰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经过16年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此外,中新两国在东盟与中国(10+1)、东盟与中日韩(10+3)、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和区域合作机制中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在共同向第三国提供培训、两国企业联合“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等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中新两国不仅地理相近,文化相通,政治关系友好,而且经济互补性强。新加坡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独具优势,确立了依托亚洲市场,着力发展能源、环保、创意、宇航等高新产业的战略。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和良好的工业基础,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中新双方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大有可为。今年是中新建交20周年。中方愿与新方共同努力,继续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现有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的作用,充分利用中新自贸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向更深程度、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中南经贸合作全面发展
中国和南非建交12年来,各领域合作全面发展,成果丰硕。今年8月,南非总统祖马访华期间,中南双方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创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新局面。
中国已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目的国。中南贸易额从建交时的15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60亿美元,占中国和非洲贸易总额的18%。今年1月至9月,中南贸易额达173亿美元,同比增长50.6%。其中南非对华出口95.3亿美元,同比增长53%。南非也是中国在非洲第一大直接投资目的地。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南直接投资存量达23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纺织、能源、矿产、家电、建材等行业。两国金融机构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南非设立了分行和代表处,中国工商银行入股南非标准银行。南非啤酒公司、英美资源集团等也积极在中国投资。中国和南非各自拥有巨大的市场,经济互补性强,对彼此产品均有较大需求。中南双方应扩大市场开放,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进口更多南非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将继续组织投资贸易促进团赴南非采购,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快速发展;支持中国企业加大对南非的投资力度,创新投资模式,拓展投资领域,在矿产品深加工、农业、电信、基础设施、金融、商贸、旅游等领域开展各种形式的投资合作,并探讨在太阳能、风能、沼气、水处理等领域的合作。此外,在多边事务方面,双方要保持在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气候变化“基础四国”等国际机制和框架内的磋商与协调,促进南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