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5年中,韩国作为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出现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奋战在第一线的一直是那些从事多角化经营被称为chaebol的企业集团。1997年,三星这一最大弱企业集团收益达961亿美元,它介入了一系列行业,包括电子(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态随机存储芯片的制造商)、汽车、造船、航空以及机床等。在规模上紧随其后的其他三个主要的chaebol为现代、LG(原名Lucky Goldstar),以及大宇(Daewoo)。再加上六家较小的chaebol,这些大型的多角化工业集团的产值占到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约四分之广。
过去韩国的企业集团是利用低劳动成本向工业化国家出口一系列商品,但近些年来,韩国妁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都已快速地上升了,在全球经济中,作为企业集团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已经失效。在瑞士的一家管理开发国际研究所就国家竞争力的最近分析中,韩国在41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24,仅在泰国与智利之后,而又领先于西班牙和墨西哥(排前三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新加坡和日本)。
尽管韩国常常把自己与日本相比较,但与日本企业不同,凡家韩国企业集团在产品质量和产品设计上相对较差。因此,它们无法(像许多日本企业做得那样)把它们的出口产品定位于高档市场并:以高价来弥补较高的成本。所以,为了维持它们的竞争地位,韩国的企业集团通过向海外扩张,把工厂建造雇直接劳工成本相对较低、雇员生产率较高的国家,以解决国内成本上升的问题。例如,1996年,大宇扩大投资,在北爱尔兰建造了一家录像机厂,部分原因是为了利用那里相对较低的劳动成本。大宇发现在韩国的库米,它的录像机厂的工人月平均工资为1300美元,高于它在北爱尔兰安特里姆同类厂的水平,那里付给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美元,而每个爱尔兰工人的产出却要高出20%。
韩国企业集团对外投资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获取外国企业所具有的质量、设计、技术诀窍或市场,而这一切又是韩国企业集团所缺少的。例如,早在1995年,三星集团用了3.78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AST40%的股份。同样,韩国的第二大企业集团现代集团的一家子公司,现代电子工业公司,用1.6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电脑光盘制造商Maxtor以及用3.4亿美元收购了AT&T公司的半导体分部。同时,大宇还收购了东欧、越南和巴西的一些汽车厂,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成为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供应商,并利用那里的低成本制造产品向发达国家出口。
韩国企业集团对外扩张投资的第三个理由是为了安抚某些外国政府,它们担心韩国的出口产品进入它们国家的那种上升态势。这种情形在西欧更为明显,那里向欧洲委员会提交的法律诉讼接二连三,状告韩国企业在欧洲市场上倾销产品——以低于它们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试图攫取市场份额并将欧洲企业挤垮。韩国企业则尽可能设法通过在欧洲建立生产厂以避开这种指控。例如,由于欧洲挖土设备制造商控告韩国三星和现代集团,导致这两个企业集团在欧洲直接投资设厂来制造该设备。
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韩国企业集团的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得到了加速的发展。1987年韩国企业在外国建厂的投资略高于3亿美元,到1990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15亿美元,1994年达到25亿美元,1997年,它创造了41.9亿美元的记录。1985年以来,约50%的这类投资投向了其他亚洲国家,30%投向北美,欧洲占5%。然而,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给韩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可能致使其暂时放慢对外投资活动。现在许多韩国企业集团发现它们负债太多,要想和90年代中期那样上规模地进一步投资大大超出了其能力。可是,许多大型的韩国企业集团现在却是真正的多国公司。例如,1996年联合国把大宇排为世界最大多国公司中的第52名。三星现在已在63个国家中拥有了90多家外国子公司。虽然韩国的对外投资可能会有所减缓,但多数观察家认为该国的经济将得以恢复,而且等它复原后,其跨国投资的动力将会再一次加速。
分析题:
1、什么是多国公司和跨国公司?企业对外投资的一般原因有哪些?
2、韩国企业集团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